产品别名 |
园林景观设计,园林绿化施工,景观园林雕塑厂家,景观景观工程 |
面向地区 |
全国 |
园林建筑位置根据人对自然景物包括建筑在内的观察研究来确定,要符合自然和生活的要求,务求“得体合宜”。如在高崖绝壁松杉掩映处筑奇观精舍,在林壑幽绝处建山亭,在双峰夹峙处置关隘,在广阔处辟田园等。即使同一类型建筑物,也要根据环境设计成不同的风格。例如北京景山上的五座亭,正中山顶上是三重檐四角攒尖顶,两侧为重檐八角攒尖顶,再下二亭为圆形攒尖顶。又如舫,帝王宫苑颐和园中的石舫与苏州宅园中的舫在规模、用料、装修上都大不相同。
园林建筑的位置要兼顾成景和得景两个方面。如颐和园中的佛香阁既是全园的主景,又可在上俯瞰整个湖区,是成景和得景兼顾的范例。通常以得景为主的建筑多建在景界开阔和景色的佳观赏线上,以成景为主的建筑多建在有典型景观地段而且有合宜的观赏视距和角度。
巧于因借也是中国园林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因”为“因势”,就是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地形地貌很好地结合起来;“借”为“借景”,就是把园内或园外的佳景借到自己观景范围里来,从各种视点充分欣赏到每一景物。因此,园林建筑设计要突破一般建筑格局,不拘泥对称,也不拘泥朝向。有时为了一棵树,可以去掉半间屋;为了一块石,廊子可以弯过;为了借墙外之景,墙上可以开个洞窗等。“俗则屏之,嘉则收之”,充分发挥各个角度景观的情趣。
中国园林以自然景观为主体,但园林建筑常是造景的中心,或对自然景观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北京圆明园四十景,承德避暑山庄七十二景,多数以建筑或在建筑中所得的景观为题。中国自然山水园林发挥了建筑作用,使园林景区的划分、空间的安排等都显得层次分明,序列明确,给人更深的印象。北京颐和园的长廊本身是一景观,还起组织导游路线的作用。
在中国园林发展过程中,南北园林风格曾有交流和渗透。清朝康熙、乾隆两代皇帝数度南巡,使这种交流发展到一个高潮,在当时修建的圆明园、避暑山庄、清漪园等北方园林中出现了很多模仿江南园林名胜的景点和“园中园”。尽管建筑仍是北方形制,但在平面布局和建筑与自然山水的关系上吸取了南方园林的许多特点。
堂往往成封闭院落布局,只是正面开设门窗,它是园主人起居之所。一般来说,不同的堂具有不同的功能,有用作会客之用,有用作宴请、观戏之用,有的则是书房。因此各堂的功能按具体情况而定,相互间不尽相同。
厅堂是私家园林中主要的建筑物。常为全园的布局中心,是全园精华之地,众景汇聚之所。厅堂依惯例总是坐南朝北。从堂向北望,是全山主要的景观面,通常是水池和池北叠山所组成的山水景观。观赏面朝南,使主景处在阳光之下,光影多变,景色明朗。厅堂与叠山分居水池之南北,摇摇相对,一边人工,一边天然,既是绝妙的对比。
厅的功能多作聚会、宴请、赏景之用,其多种功能集于一体。因此厅的特点:造型高大、空间宽敞、装修精美、陈设富丽,一般前后或四周都开设门窗,可以在厅中静观园外美景。厅又有四面厅、鸳鸯厅之分,主要厅堂多采用四面厅,为了便于观景,四周往往不作封闭的墙体,而设大面积隔扇、落地长窗,并四周绕以回廊。鸳鸯厅是用屏风或罩将内部一分为二,分成前后两部分,前后的装修、陈设也各具特色。鸳鸯厅的优点是一厅同时可作两用,如前作庆典后作待客之用,或随季节变化,选择恰当位置待客、起坐。
阁是私家园林中高的建筑物,供游人休息品茗,登高观景。阁一般有两层以上的屋顶,形体比楼更空透,可以四面观景。舫为水边或水中的船形建筑,前后分作三段,前舱较高,中舱略低,后舱建二层楼房,供登高远眺。前端有平?与岸相连,模仿登船之跳板。